2022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可从三方面破解养老险第三支柱发展困境
【资料图】
9月7日,小雨伞保险经纪、南开大学金融学院联合发布了《2022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指数测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不仅探究了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目前养老金及养老服务缺口,更对我国健康与养老保险保障、重大疾病保险及年金保险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据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障制度是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以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三支柱”制度体系。《报告》指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现收现付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可能面临着较大的支出压力,需要民众在年轻阶段就将个人养老进行提前规划。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8-2021年,我国财政社会保障资金累计支出14.88万亿元,年均增幅7.4%,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从2018年的14.9%提高到2021年的16.6%。
此外,个人账户基本为空账运行,民众的缴费激励性不足。《报告》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测算,要想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养老金替代率需要不低于70%。而目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金的平均替代率大约为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46%。随着我国老龄化、少子化的加剧,社会养老负担沉重,基金给付压力会进一步增大。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预测,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累计结余到2035年或将耗尽。
《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我国企业年金基金总额达到2.87万亿元,建立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为12.8万家,仅占2178.9万个法人单位的0.59%;参保职工数3010.29万人,占46773万全国城镇就业人员的6.44%。且近几年受疫情影响,整体投资收益下行。而未来5-10年中国约有8-10万亿的养老金缺口,缺口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给我国未来养老保障带来较大的压力。《报告》指出,第一、二支柱的不足,需要第三支柱尽快发挥其养老保障的补充作用。
在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保险以商业养老保险为主,主要包括传统商业养老险(养老年金和增额终身寿)、税延型养老保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三类产品各有优劣,差异主要在于积累与领取模式、预期收益以及是否享受税优政策的不同。《报告》指出,尽管有国家推动,市场需要,时代呼唤,但我国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譬如税优政策激励效果有限、产品覆盖面有限,综合服务不足、民众认知存在偏差,担心收益水平等政策端、供给端、需求端的多重困境。
对此,《报告》建议,在监管端设置灵活的税惠政策,探索借鉴转存制度;机构端要持续推进产品开发,打造保险独特优势;宣传端要切实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民众养老意识。